
期刊简介
2017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了“关于同意《齐鲁医学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更名为《精准医学杂志》”文件,并确定了《精准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刊载精准医学领域研究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服务精准医学发展。《精准医学杂志》国内公开刊号为CN 37-1515/R,是我国目前批准创办的第一份有关精准医学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该杂志由青岛大学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办。葛均波院士、詹启敏院士及吕志民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肿瘤代谢中心主任)担任杂志的名誉总编辑。青岛大学医学部主任,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党委书记、总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理事长、党委书记王新生教授及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游苏宁编审担任杂志的顾问,青岛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董蒨教授担任杂志总编辑。
《精准医学杂志》关注国内外精准医学学科各专业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旨在为精准医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精准医学学科领域内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栏目设置主要有述评、专家论坛、专家笔谈、专题研究报道、论著、经验介绍、摘要、综述、生物医学工程、病例报告及热点论坛等。
在青少年心中播下自信的种子
时间:2023-04-13 15:46:1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广大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光荣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坚定“四个自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好树立他们自立自强的信心。
从“少年中国”“青春之我”的呐喊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当今中国之地位是凭借一代代国人真拼实干得来的。放眼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而经过这些年的团结奋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充分彰显了愈发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自己坚持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这也正是青少年自信自强的底气所在。
塑造自信自强的品格,首先要办好思政课,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当下,青少年处于信息浪潮中,生活和思维方式呈现新特征,接受大量碎片化、浅表化的信息,对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不利。这就需要通过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与此同时,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是用好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社会这个最好的课堂。一方面,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帮助青少年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锤炼意志品格,深化“五育并举”,让青少年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发展,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涵养自信,还需科学挖掘、合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教育动能。我们要抓早抓小、久久为功,在青少年心中播下自信的种子,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大力开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青少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使之成为坚定“四个自信”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青少年自信自强,还要主动落实在学习实践行动中。我们的事业能够薪火相传,源自一代代有志之士的接续奋斗、不懈奋斗。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做到知行合一,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之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