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2017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了“关于同意《齐鲁医学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更名为《精准医学杂志》”文件,并确定了《精准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刊载精准医学领域研究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服务精准医学发展。《精准医学杂志》国内公开刊号为CN 37-1515/R,是我国目前批准创办的第一份有关精准医学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该杂志由青岛大学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办。葛均波院士、詹启敏院士及吕志民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肿瘤代谢中心主任)担任杂志的名誉总编辑。青岛大学医学部主任,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党委书记、总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理事长、党委书记王新生教授及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游苏宁编审担任杂志的顾问,青岛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董蒨教授担任杂志总编辑。

  《精准医学杂志》关注国内外精准医学学科各专业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旨在为精准医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精准医学学科领域内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栏目设置主要有述评、专家论坛、专家笔谈、专题研究报道、论著、经验介绍、摘要、综述、生物医学工程、病例报告及热点论坛等。


论文投稿过程中发现有泄露实验数据,应该怎么办

时间:2024-03-11 10:28:00

如果在投稿过程中发现有实验数据泄露的情况,你应该立即采取以下步骤来应对:

  1. 评估泄露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 确定哪些数据被泄露,泄露的程度如何,以及可能受到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 评估泄露数据对研究、参与者隐私和合规性的影响。

  2. 立即通知相关方:

    • 如果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立即通知受影响的个人,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

    • 通知研究团队、机构伦理委员会、资助者以及任何其他相关方。

  3. 联系期刊编辑:

    • 立即通知投稿的期刊编辑,说明数据泄露的情况,并咨询他们的建议和指导。

    • 根据编辑的要求,可能需要提供有关泄露的详细信息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

  4. 采取补救措施:

    • 尽快修复泄露的源头,例如加强网络安全、更改密码或撤销访问权限。

    • 如果数据是通过第三方服务泄露的,与这些服务提供商联系,了解泄露的原因并要求他们采取适当的行动。

  5. 法律和合规咨询:

    • 如果泄露涉及法律问题,如违反隐私法或数据保护法规,寻求法律专家的建议。

    • 确保你的行动符合所有适用的法律和伦理要求。

  6. 记录沟通和处理过程:

    • 记录所有与泄露相关的沟通、决策和行动,以备将来参考或用于报告。

  7. 预防措施和未来规划:

    • 分析泄露的原因,识别任何安全漏洞或疏忽,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加强团队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培训,提高意识和技能。

  8. 持续关注和监测:

    • 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监测泄露的后续影响,确保没有进一步的问题出现。

    • 如果需要,定期更新相关方和期刊编辑关于泄露的最新情况和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处理数据泄露是一个敏感和紧急的问题,需要迅速、透明和负责任地行动。确保与所有相关方保持开放和及时的沟通,并遵循适用的法律和伦理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