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2017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了“关于同意《齐鲁医学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更名为《精准医学杂志》”文件,并确定了《精准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刊载精准医学领域研究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服务精准医学发展。《精准医学杂志》国内公开刊号为CN 37-1515/R,是我国目前批准创办的第一份有关精准医学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该杂志由青岛大学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办。葛均波院士、詹启敏院士及吕志民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肿瘤代谢中心主任)担任杂志的名誉总编辑。青岛大学医学部主任,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党委书记、总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理事长、党委书记王新生教授及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游苏宁编审担任杂志的顾问,青岛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董蒨教授担任杂志总编辑。
《精准医学杂志》关注国内外精准医学学科各专业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旨在为精准医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精准医学学科领域内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栏目设置主要有述评、专家论坛、专家笔谈、专题研究报道、论著、经验介绍、摘要、综述、生物医学工程、病例报告及热点论坛等。
投稿SCI期刊的论文:为何周二成为“黄金时间”?
时间:2024-04-02 10:08:25
在科学研究的领域中,向SCI期刊投稿无疑是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却蕴含着不少技巧与策略。根据多项深入研究和数据库统计显示,投稿的时间选择竟然与论文的命中率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星期二这一特定日子,似乎为投稿者带来了额外的“好运”。那么,为何星期二投稿SCI论文的命中率会相对较高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所谓的“周内效应”。在学术界,这已不是一个新鲜词汇。它指的是在一周内的不同日子投稿,会对论文的接受、拒绝或评审过程产生影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其他日子,星期二投稿的论文似乎更受评审们的青睐。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塞尔维亚化学学会杂志》的一项线上投稿研究。该研究详细分析了在一周内不同日子投稿的论文的命运。结果显示,星期六投稿的47篇论文中,竟有33篇遭到了拒绝,拒稿率高达惊人的70.2%。而在星期天,拒稿率也高达64.1%。然而,到了星期二,情况却大为不同。这一天投稿的论文拒稿率仅为42.6%,成为了一周中唯一一个拒稿率低于50%的日子。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呢?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许多研究者在工作日,即周一至周五,会忙于进行实验和研究工作。而到了周末,他们才有更多的时间来撰写和整理论文。因此,经过周末的撰写和初步修改后,研究者们通常会在下周初,特别是星期二,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和精细的修改,然后再进行投稿。这样一来,星期二投稿的论文往往经过了更为充分的准备和打磨,质量自然也会更高一些。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选择在周末投稿的研究者来说,他们可能面临着一种“截止日期”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使他们过于匆忙地完成论文,甚至可能在未经充分复查的情况下就急于将论文投递出去。这种情况下,论文的质量自然难以得到保证,拒稿率也就会相应地提高。
综上所述,星期二之所以成为SCI期刊投稿的“黄金时间”,并非偶然。它背后反映出的,是研究者们在工作习惯和投稿策略上的差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其他日子投稿就一定会遭遇拒稿。无论何时投稿,确保论文的质量和符合SCI期刊的要求始终是至关重要的。但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最佳”的投稿时机,那么星期二或许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