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2017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了“关于同意《齐鲁医学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更名为《精准医学杂志》”文件,并确定了《精准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刊载精准医学领域研究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服务精准医学发展。《精准医学杂志》国内公开刊号为CN 37-1515/R,是我国目前批准创办的第一份有关精准医学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该杂志由青岛大学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办。葛均波院士、詹启敏院士及吕志民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肿瘤代谢中心主任)担任杂志的名誉总编辑。青岛大学医学部主任,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党委书记、总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理事长、党委书记王新生教授及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游苏宁编审担任杂志的顾问,青岛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董蒨教授担任杂志总编辑。
《精准医学杂志》关注国内外精准医学学科各专业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旨在为精准医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精准医学学科领域内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栏目设置主要有述评、专家论坛、专家笔谈、专题研究报道、论著、经验介绍、摘要、综述、生物医学工程、病例报告及热点论坛等。
内刊是什么,内刊可以用来评职称吗?
时间:2024-04-30 14:53:04
内刊,作为一种非正式期刊,主要流传于特定的系统、行业或单位内部。这种刊物以指导学习、工作以及信息交流为主要目的,形式多样,既可以是单本成册,也可以是连续性的刊物或报纸。然而,它并不对外公开发售,与机关公文简报等信息资料有所区别。值得注意的是,内刊通常没有国内刊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N号,而仅持有内部报刊准印证。尽管如此,它仍然是经过行政部门严格审核、具有合法地位的出版物。
内刊在系统、行业或单位内部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内部人员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经验分享以及工作指导的平台,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巩固了组织内部的团结与协作。此外,对于个人而言,内刊也是一个锤炼论文撰写技巧、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并拓宽知识视野的宝贵机会。
然而,当涉及到职称评定时,内刊的地位就显得有些尴尬了。一般而言,职称评定的要求中明确指出,论文需发表在公开出版发行的CN刊物上,这类期刊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其内容能够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及多个重要数据库中轻松检索到。相比之下,内刊因其非公开发行的属性,缺乏广泛的影响力和可验证性,在职称评定时往往难以得到认可。因此,它不能作为评定职称的有效材料,也无法为申请者带来额外的加分。
尽管如此,在某些地区和单位,内刊仍享有一定程度的认可。例如,地方教育局或省级相关机构主办的内刊,在本地可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权威性。这些内刊在内容上可能有着较为严格的质量控制,因此在本地进行职称评定时,有可能会被考虑。但必须指出的是,这样的情况并不普遍,且具体接受程度还需参照各地的评定文件。更重要的是,即使在这样的特定情境下,内刊也仅在本地评定时有效;若涉及更高级别,如国家级评定,其认可度便大打折扣。
总结来说,内刊作为一种内部交流的刊物,在促进组织内部知识分享与经验传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其非公开性和地域性限制,在职称评定等需要广泛认可度的场合,其效用便显得相对有限。因此,对于追求职业发展,尤其是在学术或专业领域内有所建树的人士来说,选择正式期刊发表成果仍然是更为稳妥和明智的选择。这不仅能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还能有效避免一稿多投的争议,为个人的学术和职业生涯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