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2017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了“关于同意《齐鲁医学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更名为《精准医学杂志》”文件,并确定了《精准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刊载精准医学领域研究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服务精准医学发展。《精准医学杂志》国内公开刊号为CN 37-1515/R,是我国目前批准创办的第一份有关精准医学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该杂志由青岛大学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办。葛均波院士、詹启敏院士及吕志民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肿瘤代谢中心主任)担任杂志的名誉总编辑。青岛大学医学部主任,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党委书记、总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理事长、党委书记王新生教授及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游苏宁编审担任杂志的顾问,青岛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董蒨教授担任杂志总编辑。

  《精准医学杂志》关注国内外精准医学学科各专业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旨在为精准医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精准医学学科领域内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栏目设置主要有述评、专家论坛、专家笔谈、专题研究报道、论著、经验介绍、摘要、综述、生物医学工程、病例报告及热点论坛等。


【论文写作技巧】论文正文展开的三大步骤

时间:2024-06-06 09:38:08

在学术世界里,阅读似乎总是比写作来得轻松。无论是追逐经典文献,追踪前沿研究,还是收集海量数据,学者们总是乐此不疲。然而,当研究累积到一定程度,一个不可回避的环节便悄然降临——构思论文的初稿。许多作者在写作时习惯直接切入,却往往忽略了论文的整体布局,导致一旦某部分出错,整个结构便需推倒重来,大大降低了写作效率。对此,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导凯特·L·杜拉宾等人在其著作《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中,详细阐述了论文正文部分开展论证的三个关键步骤,为写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第一步:明确核心术语及其概念

在论证过程中,为了丰富内容,作者常会使用不同的词语来表征同一概念。然而,读者往往难以察觉这种微妙的词语变化。为了确保论文的连贯性,作者必须确保一些表达中心概念的术语贯穿全文,并频繁使用,使读者能够明确感知到这些术语所指向的同一概念。因此,在着手论文正文之前,作者应明确哪些主要概念是全文的核心,并选择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来指代这些概念。在撰写过程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可能会发现新的概念并放弃一些原有的术语,但始终保持核心术语和概念的中心地位,将使论文更加连贯、清晰。


第二步:精心安排论证的组织顺序

为论文正文部分设定一个合理的结构顺序,是写作过程中的一大挑战。在整合论证时,作者可能尚未形成明确的论证顺序。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组织策略:

比较与对比:当论文研究涉及两个或多个实体、概念或物体时,可采用比较与对比的方法。但需注意,单纯的对比介绍可能导致内容脱节,因此应将题目分解为以不同概念为主题的章节。

时间顺序: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或因果顺序来组织内容。

逐项论证:将题目拆分为不同的构成部分,并逐项探讨。但需确保这些部分按照某种逻辑顺序组织,以便于读者理解。

从简单到复杂:大多数读者倾向于先处理较为简单的话题,再逐渐进入复杂内容。

从熟悉到陌生:读者通常更愿意先阅读他们有所了解的知识,再逐渐接触新知识。

从共识到争议:从读者普遍接受的观点逐渐过渡到存在争议的观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从次要到主要:虽然读者通常更关注重要内容,但将这些内容稍晚呈现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冲击力。

前后连贯:确保前期内容为后期内容提供必要的基础和背景。

这些组织策略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作者应根据读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策略,而非简单地将研究素材强加于某个固定框架。


第三步:构建每部分的简介、证据与理论依据

如同引言部分为全文铺垫一样,论文正文各部分也需要一个简短的“引言”。即使某部分只有1-2页内容,也应包含一个过渡段来介绍该部分的重要术语和要点。这个过渡段应在结尾处用一句话概括该部分的论证理由、对不同观点的回应或理论依据。

在各部分中,许多论证自成体系但仍需额外支持。这包括:(1)证据。概述支持论证的证据,并根据证据类型进行分组整理。(2)证据阐释。解释证据的来源、可靠性及其如何支持论证。(3)回应以往研究。预测并回应读者可能的反对意见。(4)理论依据。在陈述论证理由之前或之后展示理论依据以证明其相关性或强化作用。

通过精心构建每部分的简介、证据与理论依据,作者可以确保论文正文部分逻辑严密、论证充分且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