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2017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了“关于同意《齐鲁医学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更名为《精准医学杂志》”文件,并确定了《精准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刊载精准医学领域研究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服务精准医学发展。《精准医学杂志》国内公开刊号为CN 37-1515/R,是我国目前批准创办的第一份有关精准医学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该杂志由青岛大学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办。葛均波院士、詹启敏院士及吕志民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肿瘤代谢中心主任)担任杂志的名誉总编辑。青岛大学医学部主任,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党委书记、总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理事长、党委书记王新生教授及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游苏宁编审担任杂志的顾问,青岛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董蒨教授担任杂志总编辑。
《精准医学杂志》关注国内外精准医学学科各专业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旨在为精准医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精准医学学科领域内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栏目设置主要有述评、专家论坛、专家笔谈、专题研究报道、论著、经验介绍、摘要、综述、生物医学工程、病例报告及热点论坛等。
学术不端是如何界定的?
时间:2024-07-08 09:33:53
学术不端指的是学术领域中存在的不正当行为,这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抄袭、剽窃、篡改、伪造、不当引用、不当署名以及不当得利等。这些行为均违背了学术道德和伦理原则,对学术研究、学术声誉以及公共利益都会带来损害。为了有效预防学术不端行为,当前高校和学术机构普遍要求论文必须进行查重,常用的论文查重系统包括知网、维普等。
那么,学术不端是如何界定的呢?
学术不端行为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程度,但通常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被认定为学术不端:首先,该行为必须违反了学术道德和伦理规范,即违背了学术界的公认准则和价值观;其次,该行为必须发生在学术研究领域中,即与学术研究直接相关的行为;最后,该行为必须导致了不良后果,即对学术研究、学术声誉和公共利益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以下行为可被视为学术不端行为的一部分:
1、抄袭:未经适当引用或引用不当,擅自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观点、文字或图片。
2、数据造假:伪造、篡改或操纵研究数据或实验结果,包括删除、修改或伪造数据以支持预期的研究结论。
3、多次发表(重复发表):将同一份研究成果重复发表为多篇文章,以获取不当的学术声誉或其他利益。
4、欺骗同行评议:在同行评议过程中故意提供错误信息、隐瞒重要信息或操纵评审程序,以获取不当的认可或通过审核。
5、无授权使用他人研究成果:未经充分授权或适当引用,擅自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数据、观点或创意。
6、作者顺序和署名问题:不按照实际贡献来确定作者的顺序,或未经授权将他人列为作者,或未将实际贡献者署名。
研究经费不当使用:将研究经费用于不符合研究目的的用途,或未按规定报告经费使用情况。
7、不当引用:故意引用错误的来源或引用他人工作时失实、曲解或断章取义。
总之,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是多维度的,并非仅基于单一标准,而是需要全面考虑学术研究的整个过程和伦理道德的规范。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应严格执法,维护学术研究的公正和透明,保护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和诚信。
以上就是关于“学术不端是如何界定的?”的全部内容,希望阅读后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咨询云平文化在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