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2017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了“关于同意《齐鲁医学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更名为《精准医学杂志》”文件,并确定了《精准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刊载精准医学领域研究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服务精准医学发展。《精准医学杂志》国内公开刊号为CN 37-1515/R,是我国目前批准创办的第一份有关精准医学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该杂志由青岛大学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办。葛均波院士、詹启敏院士及吕志民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肿瘤代谢中心主任)担任杂志的名誉总编辑。青岛大学医学部主任,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党委书记、总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理事长、党委书记王新生教授及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游苏宁编审担任杂志的顾问,青岛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董蒨教授担任杂志总编辑。

  《精准医学杂志》关注国内外精准医学学科各专业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旨在为精准医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精准医学学科领域内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栏目设置主要有述评、专家论坛、专家笔谈、专题研究报道、论著、经验介绍、摘要、综述、生物医学工程、病例报告及热点论坛等。


医疗人才评价大变革!全新职称评审标准揭秘

时间:2024-12-12 15:43:17

在当今时代,医疗卫生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体系已难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为此,我国启动了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的全新变革,旨在开启医疗人才评价的新征程。

这场变革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公正、全面的医疗人才评价体系。长期以来,医疗领域的人才评价往往过于侧重论文发表等学术成果,而忽视了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这种“一票否定权”的评价方式,导致许多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色的医生因缺乏论文而被埋没。因此,新变革的首要任务就是破除“唯论文论”,将临床实践能力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之一。

在新的评价体系中,医德医风、临床实践、科研带教、公共卫生服务等多方面因素都被纳入考量。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加贴近医疗工作的实际需求,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一个医生的综合能力。例如,一位在临床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患者广泛好评的医生,即使他的论文发表数量不多,也能在新的评价体系下获得应有的认可。

除了评价体系的变革外,新政策还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和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确保评价体系的顺利实施。同时,政府也将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为改革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变革还积极响应了人民群众对于便捷医疗服务的需求。随着人口跨区域流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常住地参保并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指导意见》针对这一问题作出了针对性安排,推动实现医保参保服务的便捷化。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也为医疗卫生领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政策还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医学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加速医学成果转化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的全新变革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公正、全面的医疗人才评价体系,还将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轨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场变革的引领下,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