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2017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了“关于同意《齐鲁医学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更名为《精准医学杂志》”文件,并确定了《精准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刊载精准医学领域研究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服务精准医学发展。《精准医学杂志》国内公开刊号为CN 37-1515/R,是我国目前批准创办的第一份有关精准医学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该杂志由青岛大学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办。葛均波院士、詹启敏院士及吕志民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肿瘤代谢中心主任)担任杂志的名誉总编辑。青岛大学医学部主任,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党委书记、总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理事长、党委书记王新生教授及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游苏宁编审担任杂志的顾问,青岛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董蒨教授担任杂志总编辑。
《精准医学杂志》关注国内外精准医学学科各专业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旨在为精准医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精准医学学科领域内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栏目设置主要有述评、专家论坛、专家笔谈、专题研究报道、论著、经验介绍、摘要、综述、生物医学工程、病例报告及热点论坛等。
多潘立酮安全用药14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时间:2025-02-07 11:18:15
多潘立酮片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以及与帕金森氏症药物相关的恶心和呕吐。尽管其效果显著,但近年来关于该药物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广泛关注。下面是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多潘立酮片安全问题及其解答。
多潘立酮片对心脏的副作用是其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在服用多潘立酮片后可能会出现心脏骤停、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房颤、心源性猝死以及心动过速等症状。这些副作用在加拿大等国家已经有所报告,并且导致了相关警告和限制措施。例如,2007年加拿大卫生部发布了9例与多潘立酮相关的心律失常报告,患者年龄从两个月大到74岁不等。
除了心脏副作用,多潘立酮片还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偶见的症状包括腹部痉挛、皮疹、头痛、腹泻、神经过敏、嗜睡、头晕等。此外,长期服用多潘立酮片也可能导致催乳素水平升高,从而引发溢乳、男子乳房女性化、闭经等症状。这些不良反应虽然较为罕见,但仍需引起患者的注意。
多潘立酮片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拮抗外周多巴胺受体来增加食管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食管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并协调胃与十二指肠的运动,从而抑制恶心和呕吐。这一机制使得多潘立酮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对其安全性的深入了解,医生和患者在使用时需要更加谨慎。
针对多潘立酮片的用药建议,一般成人每日3-4次,每次1片,必要时剂量可加倍或遵医嘱。儿童(12岁以上及35千克以上)则需按每公斤体重计算剂量,每日3-4次,每次每公斤体重0.3毫克。本品应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若在饭后服用,吸收会有所延迟。日最高剂量为80毫克。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多潘立酮片不宜长期服用。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心脏风险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因此,患者在使用时务必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对于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心脏病患者或有药物过敏史的人群,使用多潘立酮片时更应小心。欧盟2014年对多潘立酮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了一个再评估,发现其心脏风险增加主要在日服用剂量大于30毫克和年龄大于60岁的人群中。因此,这些高风险人群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多潘立酮片虽然对某些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但其心脏副作用及其他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患者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定期监测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处理。同时,医生也应在开处方时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潜在风险,确保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