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2017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了“关于同意《齐鲁医学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更名为《精准医学杂志》”文件,并确定了《精准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刊载精准医学领域研究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服务精准医学发展。《精准医学杂志》国内公开刊号为CN 37-1515/R,是我国目前批准创办的第一份有关精准医学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该杂志由青岛大学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办。葛均波院士、詹启敏院士及吕志民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肿瘤代谢中心主任)担任杂志的名誉总编辑。青岛大学医学部主任,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党委书记、总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理事长、党委书记王新生教授及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游苏宁编审担任杂志的顾问,青岛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董蒨教授担任杂志总编辑。

  《精准医学杂志》关注国内外精准医学学科各专业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旨在为精准医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精准医学学科领域内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栏目设置主要有述评、专家论坛、专家笔谈、专题研究报道、论著、经验介绍、摘要、综述、生物医学工程、病例报告及热点论坛等。


2025医生职称评审新规!一票否决制来袭

时间:2025-04-29 10:48:13

在医疗行业,职称评审一直是医生们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环节。2025年职称评审一票否决制度的实施,无疑将给医疗领域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医生的职业发展、工作态度、医疗机构的管理以及整个医疗行业的风气等诸多方面。

从医生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票否决制度使得职称评审的标准更加严格和明确。过去,职称评审可能更侧重于综合考量多方面的因素,而这一制度的引入,意味着医生必须在每一个关键指标上都要达到相应的要求,不能有任何明显的短板。例如,医疗技术水平、医德医风、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将受到更为严格的审视。对于医生而言,这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不仅要在临床治疗上精益求精,减少医疗差错,还要注重自身的医德修养,以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科研方面,也不能再有丝毫的懈怠,需要积极投入到科研项目中,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医生的压力,但也会激励他们不断进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对于医疗机构来说,一票否决制度将推动其加强对医生的管理和培养。医疗机构需要更加注重医生队伍的整体建设,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考核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对年轻医生的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医疗行业的规范和要求,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对于资深医生,也要鼓励他们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发挥榜样带头作用。此外,医疗机构还需要建立健全内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医生日常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生在医疗行为、医德医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避免在职称评审中出现一票否决的情况,影响整个机构的形象和发展。

从医疗行业的风气来看,一票否决制度有助于营造更加公平、公正、严谨的行业氛围。在过去,职称评审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人情因素或主观判断的干扰,导致部分医生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职称。而一票否决制度的实施,明确了评审的标准和底线,使得评审过程更加透明和公正,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这将促使医生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提升,通过正当途径争取职称晋升,而不是投机取巧。同时,也有利于弘扬正气,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让整个医疗行业更加风清气正,赢得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一票否决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确保评审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过于苛刻或片面的要求;如何保证评审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防止出现误判或滥用权力的情况等。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评审标准和流程。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评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确保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025年职称评审一票否决制度的实施将对医生的职业发展、医疗机构的管理和医疗行业的风气产生重要影响。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相信这一制度将有助于推动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医生们也应积极适应这一变化,努力提升自己,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