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2017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了“关于同意《齐鲁医学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更名为《精准医学杂志》”文件,并确定了《精准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刊载精准医学领域研究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服务精准医学发展。《精准医学杂志》国内公开刊号为CN 37-1515/R,是我国目前批准创办的第一份有关精准医学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该杂志由青岛大学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办。葛均波院士、詹启敏院士及吕志民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肿瘤代谢中心主任)担任杂志的名誉总编辑。青岛大学医学部主任,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党委书记、总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理事长、党委书记王新生教授及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游苏宁编审担任杂志的顾问,青岛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董蒨教授担任杂志总编辑。
《精准医学杂志》关注国内外精准医学学科各专业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旨在为精准医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精准医学学科领域内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栏目设置主要有述评、专家论坛、专家笔谈、专题研究报道、论著、经验介绍、摘要、综述、生物医学工程、病例报告及热点论坛等。
2025卫生职称评审新规来了!
时间:2025-05-07 16:59:39
在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职称评审工作犹如一座重要的灯塔,指引着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前行,同时也为行业的人才选拔与专业发展提供了关键依据。近日,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 2025 年度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这一消息备受业内关注,其背后蕴含着诸多值得深入解读与探讨的要点。
从评审范围来看,涵盖了广泛的卫生专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各大学科方向。无论是在医院临床一线奋战的医生与护士,还是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专业人员,只要符合相应条件,均可参与此次评审。这一全面覆盖的评审范围,彰显了对卫生行业各类人才的重视,旨在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评价体系,让每一个在卫生领域努力耕耘的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专业实力与成果。
在评审标准方面,通知明确强调了业绩与能力并重的原则。业绩上,要求申报人员在医疗服务、科研教学、公共卫生实践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例如,临床医生需有成功救治疑难病症的案例,科研工作者要有高质量的科研项目成果,公共卫生人员则要在疾病防控、健康促进等工作中有突出表现。同时,能力考核也毫不含糊,不仅要考察专业知识的精通程度,还注重实际操作技能、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对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应用能力。这种综合考量的标准,有助于选拔出真正具备扎实专业功底和全面综合素质的高级卫生专业人才,为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
申报流程也是此次通知的重点内容之一。整体流程严谨且规范,从个人申报开始,申报者需如实填写申报表格,详细整理并提交自己近年来在工作、科研、学习等方面的成果材料,确保信息真实准确。接着是单位推荐环节,所在单位要对申报者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核,从职业道德、工作表现、业务水平等多方面进行评估,择优推荐。之后,进入专家评审阶段,众多业内权威专家将组成评审团,按照既定标准对申报者进行匿名评审,通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符合条件的高级职称获得者。整个流程公开透明,接受各方监督,以保证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通知还特别提到了继续教育在职称评审中的重要性。在当今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卫生专业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充电,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因此,申报人员需完成规定量的继续教育学分,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专业培训课程、远程教育学习等,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专业技能。这一要求不仅促使专业人员保持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也有利于整个卫生行业的知识更新与技术进步。
对于卫生专业人员而言,2025 年度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既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它激励着广大从业者在日常工作中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同时,通过公正严格的评审机制,选拔出的优秀高级人才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整个卫生行业迈向更高的台阶,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大的力量。相信在此次职称评审工作的推动下,卫生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将更加完善,行业的发展也将开启新的篇章。